走进北戴河 -凯发k8旗舰厅

本站公告

走进北戴河

来源: 作者:本站 当前位置 :凯发k8娱乐app主页>人文风情>

海上风云,浪涌千层,华夏胜境,又岂只北戴河。但是拥有着天地的神秀未必拥有历史创造的奇观。天地的妙手与人的智慧结合,天文与人文的统一,在大自然中感到人的存在,显示着人化了的魅力,才是美的最高境界,寻找这样的美,需要走进北戴河。
北靠燕山,南临渤海的北戴河,数千年来,一直独领风骚。她每一片海滩,象是历史散落的一页;每一片海水,都吞吐过历史的壮歌与长叹。北戴河展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卷。
潮起潮落早已冲刷了历史巨人们的足迹,涛声威武,回响着历史巨人们的步履声声……
人们拍着万里海浪,拂着日月星辰,心的律动合着海韵。大海波光点点,便化为了心海点点波光。这是面对未来的激情目光,这是面对历史的深邃回眸。
公元前215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曾临碣石,并构筑行官。远离了咸阳阿房宫,却在北戴河驻跸留连,是海上仙人和长生不老神药的诱感,还是北戴河绚丽风光的动人,无须去揣测。但从他的《碑石风辞》这位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却是藉足迹所至以安天下。实现着他“诛戳无道”、“往并诸侯”“黎庶无徭”、“事各有序”的政治抱负。也让这位关西汉子有了天下永恒的畅想。
从这片开阔地带和大量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行宫的宏大规模和往日的辉煌。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后,北巡海上而到碑石临幸。他雄才大略,足使大汉天威,远播中华大地之外。在北戴河曾筑“汉武台”,他登台远眺,这位致力于开边西北的一代皇帝或许萌生着跨海东征的勃勃雄图。
  海是冷冷的,却能点燃起诗情,这两位并非等闲的皇帝,立足北戴河,情感燃烧却没有化为诗句。无怪毛泽东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虽是风流人物却有着文化的缺憾。
公元207年,后汉天下三分,势倾天下的曹操北定乌桓而亲临碣石,这位被称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魏武帝写出了千古绝唱《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曹操第一个用诗人的审美目光看北戴河。北戴河的美第一次进入了文学领域。中国极有影响的题材 ——山水诗,就是以《观沧海》为起点。难怪有人说,北戴河是中国山水诗的源头。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率兵东征,登临汉武台,刻石记功。他的《春日观海》描写了北戴河的“拂潮云布色,穿浪舒日光”的春潮春色。李世民更在“思汉帝”、“想秦皇”饱览历史的一瞬间,感受到大治天下的鼓舞。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伟人无不钟情于北戴河,因为,他们在这里寻找到自己。寻找到有为天下的起点。海潮注人心潮,有为的帝王都能在北戴河构思出重整河山的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