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于1954年到北戴河避暑时,曾在鹰角亭构思了一阕脍炙人口的这首词章《浪淘沙•北戴河》河北省秦皇岛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北部与我们辽宁绥中、兴城以及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毗邻而居,西邻京、津两市。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交汇于此,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270万,其中市区人口70万。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4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此后,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
怀着对于秦皇岛名字由来的神秘感和对于这首诗词的强烈探求意识,我于5月21踏上了秦皇岛、南、北戴河之旅。一路兴奋一路欣喜,一路向往一路期盼,车行至秦皇岛境内时,朦胧中耳畔传来波涛汹涌的海浪声。起身抬眼望去,“海天一色”四个字映入眼帘,湮没了周车劳顿,开始了对于始皇求仙处的探询。据导游小姐介绍:秦皇求仙入海处位于海港区东南部,传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拜海求仙。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东巡碣石—秦皇岛,并在此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明宪宗成化13年,立“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一座,以纪圣境。秦皇岛古属碣石地域,因秦始皇东巡驻跸于此而得名。秦皇求仙入海处占地19公顷,景区建设融古建筑、园林、雕塑艺术为一体,由战国风情、秦皇求仙苑、仙人祠以及游乐园等部分组成,大门为秦风阙门,正门横匾上的“秦皇求仙入海处”几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的真迹。战国风情景区根据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风土人情等特点修建的。求仙殿和求仙路是景区的中心建筑,浓缩了秦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传说,突出了秦始皇拜海求仙的壮观场面。求仙路上,一座高6米,重80吨的秦始皇立体雕像屹立海边,目前为世界之最。秦皇求仙入海处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浓缩了战国时代重大历史事件及传说,突出了秦始皇求仙入海的壮观场面,展现了一幅二千年前景色风光的古老画卷,吟唱着一曲传诵至今的亘古长歌。
伫立于在秦皇求仙入海处高6米,重80吨的秦始皇立体雕像边极目远眺,这里门吊林立,巨轮如梭,隆隆的汽笛声席卷着海浪,千古一帝威严的谛听着这天籁之音,不知道当我们的始皇帝面对着入夜后,锚地上静卧的艘艘巨轮、海面上的光柱,空际间的星月,交相辉映,被装点得童话世界般的世界性大港口,是否会发出:“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的感叹。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求仙路上的浩荡苍穹,亦难以见证六国白骨里多少灵魂的表情,更无从考证上究竟是不是卢生和弟子们"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寻长生不老之药无功而返心生一计(卢生和弟子们在海上飘泊多日,水尽粮绝。既没有找到仙山,更没有寻到仙药。他们知道这样空手而回,定犯欺君之罪,要千刀万剐。无奈之中,卢生想出一计,他用黄缎子做了个符咒,上面写道:“亡秦者胡也”五个字,带弟子返回行宫。见到始皇后,谎称仙山上的仙人让将此速交秦始皇,不可耽搁。秦始皇见到“仙书”,心中忐忑不安,哪还顾得求仙之事?忙率兵马日夜兼程回咸阳。)才使得秦始皇派蒙恬坐镇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威振匈奴”的阴错阳差,成就了千秋霸业。历史的回声里,天下一统、万里长城足以支撑起“千古一帝”的跫跫足音!
烟雨湮没的记忆
来源:
作者:本站 当前位置 :凯发k8娱乐app主页>人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