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的海,辽阔而不单调。位于北戴河海滨东北角的鸽子窝,由于地层断裂形成了20余米的临海悬崖,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入海。
听着涛声,带着笑声,正在北戴河休养的全国劳模8月10日来到鸽子窝,乘游轮饱览北戴河风光。全国劳模、青海化隆县藏医院的郭尖措登上游轮。他说“我一直想看看大海,但以前从来没有看过,”他站到船头向着岸边喊着、跳着、使劲挥动双手……
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8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8月4日进京参观游览,7日抵达北戴河并在此休养一周。这次劳模休养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代表人物最全面、人数最多的一次。劳模中包括了我们熟悉的包起帆、徐虎,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等。
“我年轻的时候就崇拜劳模,没想到今天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198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来自湖南中建五局的陈华祥自豪地说:“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而创造这一美好生活的不仅仅是我们劳模,更是所有广大的劳动者。”
“如果说劳动是一首诗篇,你们就是中国最骄傲的诗人,无上荣光;如果说劳动是一幅图画,你们就是中国最伟大的画家,妙笔生花……”8月7日,北戴河劳动人民文化宫慰问演出中的一首配乐诗朗诵,深情表达了人们对劳模的尊敬。
“劳模的荣誉是国家给我的,也是我的那些藏族同胞给我的,尽管我已退休住在拉萨,如果需要,我还会背起医药箱为大家看病。”全国劳模、西藏那曲行署医务室的藏族老人诺章说。
8月8日,恰逢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诺章来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他和其他劳模举着“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大红横幅,以最简单而又最激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北京奥运的美好祝愿。
“我年轻的时候在藏北那曲当医生,几十年来,无论山高路远,还是大雪封山,我始终没有停止给农牧民行医送药的脚步。明年,我们北京再见。”已经65岁的诺章老人许下一个约定。
来自贵州省的张书华是一名超级稻专家,曾参与、主持过多项国家、省科技计划的重大课题,上世纪90年代在贵州省创下“亩产800公斤”水稻高产纪录。8月9日,张书华等劳模参观了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的华夏长城葡萄园基地。
昌黎与法国红酒之都波尔多同处北纬40度附近,是世界公认的最佳葡萄种植地区。劳模们沿着葡萄架下的石板路,三步一回头,仔细打量着身旁一串串鲜嫩欲滴的葡萄。“虽然我是搞水稻超高产研究的,但看着如此规范管理的葡萄种植基地,不由得也想取取经!”张书华说。
尽管是休养,但张书华还惦记着自己的科研工作:“我刚刚听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按不同的葡萄品种分别选择不同的土壤进行栽培种植。贵州土壤种类繁多,如何在不同的土质上确保水稻高产,这里的做法对我启发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