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张学良等人继续住在章家大楼,这里警卫森严,赵四小姐从这时开始,也进入了和张学良同甘共苦的岁月,做为张学良的贴身秘书和侍从小姐,她住进了副楼里。
张学良一到北戴河,蒋、冯、阎等各派军阀也派出代表跟踪而至,他们当然都不会放过拉拢张学良的任何时机。至此,北戴河成为了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争斗的政治舞台。
蒋介石游说团的代表吴铁城、张群、方本仁、刘光先到了,他们还带来了南京政府的委任状,任命张学良将军的下属于学忠为平津卫戎区总司令、王树青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张学铭为青岛警备司令、胡若愚为青岛市长等,当然,这不过是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而使出的手段,他还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海陆军空军副总司令,企图通过高官厚禄收买张学良。
对东北军其他的将领他们也极尽拉拢之能事,朱启钤的别墅也成为了公关交际的场所,张群等人经常在此处宴请张学良派系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秘书长王树翰、副官胡若愚及朱海北等张学良的亲信。在觥筹交错、方城竹战之中,封官许愿之话不绝于耳,但东北军各将领忠于张学良,此举效果甚微。
接着,阎锡山、冯玉祥的代表商震、傅作义,汪精卫的代表郭泰琪、陈公博等人也到了北戴河,一时间,海滨城内军政要人云集,各路势力粉墨登场。
而处在旋涡中的张学良在此时却显示出了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他在8月27日晚接受天津《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守我素志,至于图利之事,决不愿为。”而且对中华民国副司令之职,也不接受,他还劝各路军阀后退一步,与民休息,表示了自己不偏不倚、态度中立的立场。
蒋介石见拉拢张学良不成,又采取了其常用的手段,决定用金钱高官的方式分化其他的东北军军官,从中渔利。他把目光对准了东北军将领临绥驻军司令于学忠,并通过自己在日本时的同学临绥驻军参谋长陈贯群之手,给于学忠写了两封亲笔信,希望于能独自举兵向西相助。不料于学忠并没有为之所动,他不但把蒋介石的信全都交给了张学良看,还复蒋信一封,表明心志,决不背叛张学良。
蒋介石见拉拢于学忠不成,又通过第三军团总指挥使何成浚指使其所属寇英杰部参谋长陶敦礼出面,到临榆县拉拢其他的东北军将领。陶敦礼在当时是临榆县税务局局长,他到临榆后,以300万大洋的许诺,收买了驻扎在山海关的东北军陆军步兵第213旅旅长马廷福。
马廷福在蒋介石的收买下,决定孤注一掷,投蒋反张,他与641团团长孟百孚、640团团长安褔魁等人密谋背叛张学良,出兵天津、北平援助蒋介石。为了保证他们不变心,陶敦礼先将100万元大洋汇到了马廷福在奉天中国银行的账户上。